狂热分子,不可理喻
女儿每天放学后会到学校乒乓球室学一个小时的乒乓球,倒也没有想让她学出什么异能奇技出来,只是想让她有机会锻炼锻炼身体,别弄成近视眼就行了。
这次,全市举行儿童乒乓球比赛。不知道女儿何德何能,尽然被教练看中了,动员她去参加比赛。女儿回来一说,老婆跟我商量,我说:参加什么破比赛,她那两下子你还不知道,比什么赛呢,不去。但是,教练一再动员,女儿也被教练说得心动,蠢蠢欲试。
虽然女儿学了一年多了,但她的那点道行我还是知道的,完全是那种只要不被打成十一比零就满足了的水平而已。这次真不知道教练吃错了什么药,怎么会选中她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一番打听才算明白过味儿来。女儿学得晚,上五年级了才学了一年乒乓球,以前那些学得早的,上了高年级后基本都不学了,大概是家长怕耽误做作业吧。现在跟女儿一块儿打球的基本都是些一二年级的小屁孩,而且学球的女生本来就少,于是,山中无老虎猴哥称大王,女儿在女生里面倒也成了数一数二的高手了。就这样,她非常荣幸入选学校女子乒乓球队,参加团体赛。
昨天比赛,下午我跟老婆一起去观战,反正从一开始就打定了“重在参与”的想法,我们倒也轻轻松松,说说笑笑观看起了比赛。
她们一共四个人组成一个队参加比赛,另外几个也是五年级学生,有两个是学校以前的高手,早已不在学校乒乓球室练球了,教练去做了些工作,她们又重新出山了。
上午我们没有去看,原来她们已经赢了两场,进入四强了。女儿运气不错,那两场是另外三个队员打的,女儿是替补队员,没打一场球,兵不血刃,就成了四强的成员,呵呵,这叫有福之人不要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下午另外有个队员不知道什么事情提前走了,这下女儿就从替补升为非替补了——哈哈,主力队员。也幸好如此,不然她可能一场球都没得打呢。
看她们打了两场比赛,一是二分之一决赛,一是三四名决赛。嘿,不好意思说,两场全输了。女儿如愿以偿,没有被人剃过一次光头,不过说实话,最后几局虽然输了,球打得还是不错的,超水平发挥了,让这个在一旁助威的老爸把嗓子都喊哑了。
她们荣获团体赛第四名。
女儿输了也就算了,另外两个真正的高手也输了,真是非常遗憾呢。
其中有一个,水平本来不错,但明显发挥失常,输了之后被她那黑黑胖胖五大三粗的妈妈骂得泣不成声。然后一边让她看别人比赛,一边数落她,你看这个球别人能接到,你就接不到,你真差劲儿,这个球别人能打中,你就打不中,你真没本事,这个球,别人能救起你就救不起,你白学了,……听得我就非常难受,真想捂住她的嘴大叫一声:你是她亲妈吗?
旁边人劝她说,孩子已经打得不错了,偶尔失误也是正常的,别让孩子都没有信心了。她才不管,继续不停地骂,谁劝也不听,骂着骂着觉得不解气,不过瘾,又上来揪耳朵,还踢了她几脚,幸好旁边别的家长把孩子拉开了,否则还不知道她会怎么着呢。估计这孩子晚上回去还得挨揍,唉!
忽然想到了最近看的德鲁克的书,其中一句话颇有道理:狂热分子,不可理喻。一个为了什么事情发狂的人,没有理智可言,跟他说什么道理都是白搭。嗯,想到了中国的愤青。
现在好多家长都对孩子充满了太多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太过执着了,有些甚至真的执着成了狂热分子了吧,就像这位家长。想想那些逼着孩子学奥数学这个课外班学那个课外班的家长们,有时候真的应了这句话:狂热分子,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