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0
12

产品方向应该由产品经理主导,还是研发主导?

一个不主导产品方向的产品经理还能叫产品经理么?

作为产品经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市场、客户群、用户群,解决什么问题,抓住用户什么痛点,如何处理事情,如何使用等等。

作为研发,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实现设计要求,如何架构,如何部署,如何利用资源,如何优化性能,如何提高安全性等等。

简而言之,关于软件产品这点儿事,产品经理的重点是“WHAT”,研发的重点是“HOW”。《人月神话》说得好,他们各有各的学问,都不容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所谓“术业有专攻”,产品方向本来就是产品经理的研究重点,属于分内之事,怎么能让研发主导呢。


09
2016
10

认识售前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兄弟,以前做研发,最近刚做项目经理。根据要求,公司的项目经理经常要做些售前支持工作。可是他做售前工作总是马马虎虎,没有大错却经常有不少瑕疵,文案的字体不对了,格式不对了,标题不对了,等等,让人一看就显得非常不专业。找他好好聊了一下售前工作—— 对于一个售前支持人员来说,一定要尽量避免犯低级错误。程序员开发软件,出了bug有测试人员找出来修改,即使测试人员找不出来,给客户发现了,一般只要服务可以客户也不会过于计较。可售前工作完全不一样,你需要避免任何错误。因为一旦出了差错,会让客户对
16
2014
03

管理中将不可控的范围限制到最小

以前在制造业公司里做信息化,经常跑仓库,有段时间天天琢磨怎么才能管好仓库。有些仓库,例如那些靠近车间的原材料仓库,要想管好实在不容易,物料进进出出非常频繁,仓库交易属于那种单多量少的类型,仓库物料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中,如果将每笔仓库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工作量很大,仓库保管员几乎无法承受,而且由于量小,误差比较大,即使每笔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最终也很难保证仓库的账实相符。最后,研究来研究去,决定成立一个车间材料中转区。根据生产计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将接下来生产需要用到的物料从主仓库
08
2014
03

探索下这种组织方式:弱职能+强矩阵

为部门的组织结构,最近有点烦。简单的背景:部门几十号人,一般的项目都是以定制开发为主。以前部门的组织结构主要是职能型+弱矩阵的结构,有不同的职能小组,有项目时临时组建项目组,一般项目不大,同一个人可能同时在不同的项目组中,为这个干点活儿,为那个干点活儿。这么搞最大的优点就是,人力资源比较容易安排,有活儿来了,看谁闲着就派给谁,工作量自然容易平衡,平衡的结果就是提高了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如果再结合一些多面手的培养,那么会让整个部门都处于一个良好的正常运转状态。但是,这样子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太容
06
2014
03

管理中将不可控的范围限制到最小

以前在制造业公司里做信息化,经常跑仓库,有段时间天天琢磨怎么才能管好仓库。有些仓库,例如那些靠近车间的原材料仓库,要想管好实在不容易,物料进进出出非常频繁,仓库交易属于那种单多量少的类型,仓库物料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中,如果将每笔仓库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工作量很大,仓库保管员几乎无法承受,而且由于量小,误差比较大,即使每笔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最终也很难保证仓库的账实相符。最后,研究来研究去,决定成立一个车间材料中转区。根据生产计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将接下来生产需要用到的物料从主仓库
21
2013
12

人力资源的云管理

管理工作中,一直为一件事困扰,就是团队工作的不平衡问题。团队人员的配备,一般都是根据正常情况下的项目任务所配备的,但是,不能不说,这个“正常”是非常容易被打破的。今天,这个岗位忙得鸡飞狗跳,但是另一个岗位的兄弟却优哉游哉无所事事,明天,可能又正好相反,另一个岗位忙得昏天黑地,其他岗位无所事事,说实话,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一句话,貌似人不少,可是项目却经常拖期,真有些无奈无语啊。为了保证资源不影响项目交付,最容易想得出的方法就是搞人员储备,忙的时候就由储备人员顶上,闲的时候,闲就闲着吧,反正储备嘛。
08
2013
12

如何建立小团队

如何建立小团队?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带的部门有三十多号人,接的任务一般都是小项目,不说上亿上千万了,上百万的项目都很少,一般是十万二十万甚至几万的小项目。已经有了一些产品,但大部分项目还是需要大量的定制化开发工作。部门的岗位主要包括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客服专员这些。公司另外有专业平台研发团队,这是我们的技术后盾,有了什么技术问题都可以找他们的高手帮忙解决,一般来说,我们这个部门做的活儿都是没有什么重大技术难度的,我把部门的性质定义为生产性部门,类似于制造型企业的制造部吧。由
26
2012
02

未命名

部门搞了这么久的绩效考核了,好多指标好像并不准确,至少不精确。但是,我们并不为不精确犯愁,毕竟,我们追求的首要绩效精神是公平,正如《让子弹飞》中姜文说的,公平,公平,还是公平。谁都知道公平的重要,但是真正建立公平体系并不容易。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那么容易计算绩效的,是根据工作量呢?还是根据创造的价值?还是根据工作时间?什么都有道理,又什么都没有道理,只能说,因岗位而异,因时而异,甚至因人而异。有些工作的绩效好搞,以搬砖为例。搬砖,从甲搬到乙,砖头一般大,距离一般远,这就好弄了,最后按砖头的个数数一
09
2012
01

绩效考核,需要体系

部门搞绩效考核,两个多月了,各种动脑,到现在才算有了些眉目,但还是不觉得有多理想,要想办法不断完善。部门里有各种岗位,项目经理,研发经理,需求分析人员,客服人员,程序员,测试员,所有这些人放在一起搞绩效,真有些为难啊。主要困难是,很难弄出个标准来,让这些不同岗位的成员的绩效成绩有可比性。这也是让我觉得非常为难的地方。现在真是非常羡慕那些成员都做相同工作的部门,做绩效非常简单吧,如销售部门,只看销售业绩,绩效成绩有非常大的可比性。不管多么困难,现在还是搞出了一个绩效考核体系,成果如何恐怕还需要时间
10
2011
09

要做实施先做人

圣人曰,要做实施先做人。作为一个实施者,往往是以顾问或项目经理的身份粉墨登场,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会与客户的各色人等打交道,不会做人只会越做越难受。当然,这里说的做人,可不是让您玩老奸巨猾,靠江湖经验当然也是做不好实施的。并不是要做什么波澜壮阔的事情,往往就是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方式,在客户眼中,就将你与别人区别开来了。兵法曰,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大意是,善于打胜仗的,都是积小胜为大胜,做足了小事情,最后水到渠成赢得胜利,根本不需要西楚霸王那种破釜沉舟式的玩法。今天,只谈小事情。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