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13
12

人力资源的云管理

管理工作中,一直为一件事困扰,就是团队工作的不平衡问题。团队人员的配备,一般都是根据正常情况下的项目任务所配备的,但是,不能不说,这个“正常”是非常容易被打破的。今天,这个岗位忙得鸡飞狗跳,但是另一个岗位的兄弟却优哉游哉无所事事,明天,可能又正好相反,另一个岗位忙得昏天黑地,其他岗位无所事事,说实话,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一句话,貌似人不少,可是项目却经常拖期,真有些无奈无语啊。

为了保证资源不影响项目交付,最容易想得出的方法就是搞人员储备,忙的时候就由储备人员顶上,闲的时候,闲就闲着吧,反正储备嘛。这样搞貌似确实能解决问题,但是,劣势还是显而易见的——成本问题。多养那么些人,这个成本自然高出不少,大部分情况下,老板也是不会同意的,关键岗位储备一两个可以,储备太多——谁特么那么傻。

思考过很久,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培养多面手,每个人都学几种技能,哪里有缺口就往哪里堵。我们团队中用到的有限几种技能,也不是多么复杂,相信,只要有那么几年工作经验,应该都能学会的。

好好想想,觉得这种解决方案近乎完美啊,这个岗位的忙了,没问题,其他闲下来的岗位的兄弟也会这种技能,立马顶上,马上就可以让工作平衡起来,不用加班加点也能轻松使项目按时交付。


团队中每个人都掌握多种技能,貌似对在这个团队中的员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招聘的角度来看,这种人是不是市场上很难寻找呢?其实不是,对于新人来说,只要他掌握了若干种技能中的一种就可以了,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参与工作了。因为他如果掌握了单一技能,可以完成这个岗位的较多的工作任务,其他掌握多技能的,可以腾出时间来做其他岗位的工作。新员工可以逐渐培养,学习其它技能,掌握的技能越多,对团队的潜在价值就越大。

而且,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掌握多种技能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让工作不再枯燥,让自己的未来多了更多的选择,真正双赢。嘿,貌似很完美哈。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云计算的书,发现这种思想有些类似云计算的意思,所有资源是平等的,缺什么都可以随时补上,拒绝资源浪费。于是,决定把这种思想取个名字,人力资源云管理,或云HR,或HR云什么的吧。


不过,不能高兴太早,如果不知道一种方案的恶果,就贸然实施,一定会走上邪路。

首先,不能不承认,对于智识工作来说,专注于某一工作与客串某一工作的区别是很大的,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完”一件事,与做“好”一件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

不同的人能力与兴趣都有不同的偏重点,有人这方面牛,有人那方面专,什么都牛,什么都专,黄药师式的人物是不多见的。对那种技能要求很高的岗位,要想干好可能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或者需要具备某方面的天赋,那么这种岗位,还是不要想去搞什么多面手吧,这种思想不适合,让他专心研究潜心积累吧。

其次,人的兴趣不一样。为了培养多面手,首先要弄清楚他的兴趣,如果对学习的这门新技能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有排斥反应,那还是不逼为好,强扭的瓜不甜。当然,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个不要走极端。

再次,岗位与性格是有关的。对于那些能否做好与性格相关的岗位来说,一定不要让谁去多面。有些岗位需要内向一点,有些岗位需要外向一点,有些岗位需要谨慎一点,有些岗位需要有冒险精神,有些岗位需要一丝不苟,有些岗位需要大刀阔斧。如果性格不合,永远都不会做好,勉强做“完”,也不会做“好”。要想做出一流产品,一流项目,必须相关的每个岗位都做到一流,有一个岗位做不好都不行。


因此,在安排人员学习新技能时,不要让他学习与自己兴趣不合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不要让他学习与自己性格不合的技能。没有兴趣可以培养,性格却是很难改变的。

总结下来,如果要大力推行这种人力资源云管理,对于多面手的培养,大概需要满足这些要求:

1)  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不能太复杂,太复杂要搞精通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2)  杜绝让成员学习与自己的性格不合的技能。

3)  如果学习某技能后,却不能做“好”,那还是不要他学习为好。

4)  尽量安排学习有兴趣的技能,但并不一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