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有个同事,读了一本关于李嘉诚的书后,对其非常仰慕,于是宣布“向李嘉诚同志学习”,别的学习项目我记不住了,只记得他说李嘉诚总是把表拨快五分钟,他要学狠点儿,把他的手表、电脑、手机的时间全拨快了十分钟。时间是拨快了,然而他还是一样没有时间观点,会议、拜访甚至吃饭还是经常迟到,还是经常让别人等他好久。李嘉诚拨快手表的目的是为了守时,可他没学会守时,只学会拨表,看来只是学到其形未学到其神。
又有个朋友,经常跟老外打交道,发现有些老外不吃午饭,靠咖啡就可以工作一天,大概是对老外崇拜得紧了,也学着不吃午饭,咖啡喝不来就喝茶,可遗憾的是工作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见起色,倒是身体受害不小。看来,得学习人家的优秀工作方法才好,光学着不吃午饭是不中用的。
这种只学其形不学其神的事情见得多了。中国绝大部分企业都会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一会ERP,一会5S,一会ISO,规模稍大些的企业都搞得轰轰烈烈甚至鸡飞狗跳,但往往容易徒见其形,未具其神。ERP搞成了标签打印机,5S搞成了卫生监督,ISO搞成了档案管理,对外宣传时这些总是挂在口头天天讲日日讲,但究竟获得其中几成精髓?说不清。
以前工作过的一个单位,老总突然知道了人才是重要的,于是花重金找高人,大量引进大学生,高人找了钱花了,大学生也来了一拨又一拨,可就是不给高人发挥才能的环境,要权没权,要资源没资源,大学生也很少有成长的空间,结果可知矣,高人走了,大学生不见了。
想到了三国时的袁绍,有高人(或只能说名人)投奔他时,也曾学着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的精神热烈欢迎,可他只能把人养着而不能真正使用他们,最后败于曹操之手也就不奇怪了。看来只是学着“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容易,可要学周公识人用人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