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18
07

软件设计:原型上的数据

一般来说,在绘制软件原型时,都要在原型上写一些事例数据,如表格中的,label上的。新手很容易犯这种错误:不注意原型数据的展示。例如:

明明某个字段有唯一性控制,在原型上却出现相同的数据(如出现了两个“LK0292”工号,姓名却不同)。

明明某个字段应该是其它字段运算的结果,在原型上却不是这样。

明明某个字段需要排序,但在原型上出现的数据却是杂乱的。

一个叫“张三”的,明明在第一行的职务是“总经理”,到第三行又变成了“操作工”。

……

随随便便敲点字母数字文字,看上去像节省时间,其实未必。

要知道,原型上的数据是用来表达需求的,符合软件逻辑的数据可以把你的设计思想表达得更清楚明了,不符合软件逻辑的数据会把别人引入歧途。

例如,一个表格包括三个字段,单价、数量、金额。你分别敲2、3、6,别人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金额=单价*数量;你要是敲了2、3、6.00,别人一眼就知道金额后面要保留两位小数;如果你敲了2、3、4,恐怕会让看这个原型的人多揉几次眼睛了,因为不放心需要多查几次数据字典。

我们对原型上的数据的基本要求是,同一功能点上各个页面的数据,必须符合软件的逻辑要求,不同功能点的页面就不强求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