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跟人谈起高考改革,便想说两句了。
别的省份在下不清楚,只知道江苏这几年的高考改革够多的,也够乱的,一会3+这个,一会3+那个,只要家里没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敢跟你打三百块钱的赌,你肯定搞不清楚现在高考是怎么考的。
但是,我发现,改来改去,学生给改得越来越苦了,好像制订政策的领导成心跟学生过不去。说着减负减负,其实啥负也没减。现在高三好像只要学三门,语数外,乍一听,还真有点减负的感觉,学的东西少了嘛,自然负担轻了。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学生用来学习的时间没有变化,只是原来学的课程多些,现在少些,也就是说这一年更单调更枯燥了。
鉴于此,在下琢磨出一个高考改革的方案来。
我的想法与当前的高考改革思路相反,不是减课程,而是加课程。再加个二十门三十门都可以,什么理财、电脑、心理、社会关系、刑法民法等,甚至如何写博客(为什么不能用《名博是怎样炼成的》做教材?——要真能被教育部选中,秋水等可要给再下一本签名赠书啊,呵呵),都可以加到高考课程里去。
这些课程在将来的人生路上几乎每个人都用到,好好学学也不算浪费时间,将来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而且高中这几年就学那么些东西才真正是浪费时间,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美其名曰基础扎实,其实只是成了解题高手。我们有多少创造力、想象力是在这三年被扼杀掉的啊!与其花时间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还不如让他们学些必需的生存技术,面对这么多的知识,学生哪还可能像现在这样整天研究解题方法啊?
而且在高中接触大量的知识后,学生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更容易决定到大学时应该学什么?而不是像现在的许多学生,上大学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片茫然,等真的明白过来后已经晚了。
面对严重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顶着家长们如痴如醉的期望,学生们已经将可以利用的每一分种都用来学习了。因此,哪怕再加三百门也不会对学生们的负担有任何影响,这是明摆着的。
综上,这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方法,不知列位对在下这种想法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