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是家欧资企业,用的全是进口机器,上万种零件,价值很高,用我们的系统进行零件管理有一段时间了,但总觉得不如意,这次想进行一次彻底的优化工作。
首先,我走访了与零件管理相关的一些部门,如零件仓库、采购部、技术部、工程部等。在了解了他们当前的零件管理流程及需求后撰写了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写完后便准备召开一次需求分析讨论会,以确认他们的需求。然而,我发现仅仅通过这份说明书很难指导下面的工作,因为客户往往提出的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需求,写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就有些不明不白了。
于是我决定进行一下工作分解。通过工作分解,让客户一眼就能看出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下一步会怎么做,他们可以自己思考如果这样做是不是真的能实现那个目标,同时也可以权衡一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做这些事是否值得。
例如,客户的第一点需求是,消除零件的重复编码。客户的五个仓库存放着上万种机器零件,有时拿着一个零件根本不知道他的ERP代码是什么,通过描述、规格、说明这些参数去找,可能最终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找不到就添加一个新代码,然而找不到并不一定就代表系统中不存在,说不定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这个代码重复了,重复编码一直是他们非常头痛的事。我们设计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将每种零件与机器型号关联,一种零件可能会关联到多个机器,在找零件时可以根据机器型号查找,这样更容易找到。于是,围绕这个需求点及我们设计的管理思路写了工作分解文档,大体包括这些工作:
1. 搜索当前重复物料,
2. 处理重复物料的库存,
3. 删除重复物料的代码,
4. 整理机器型号资料,
5. 导出现有物料,
6. 确认每种零件对应哪些机器类型等。
从这个工作分解可以看出,最后一项工作工作量巨大,将上万种零件关联到上百种机器类型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客户很快就知道为了实现他们的那些需求,顾问需要做什么,他们自己需要做什么。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后面的实施工作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