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09
11

给一个ERP顾问的辞职建议

一个做ERP初级顾问的老同事不想干了,在QQ中征求我的意见。他是以前我们一个客户的ERP关键用户,我的前老板对他感觉颇佳,后来听说他要从那个单位辞职,就在他办理交接的时候邀请他加入了公司。最近,他的一年合同要到期了。 他说他觉得目前这份工作很不适合他。他对目前实施的这个系统相当熟悉,他说他原以为只要熟悉系统就可以做实施顾问,无非就是培训别人怎么用系统嘛,因此才答应到现在这个软件公司来做ERP实施。可工作一年了还是不能进入状态,越来越发现会使用系统与会做实施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以前做关键
08
2009
11

做笨事的人未必笨

楼下有两个水果店,东边的店主是个看上去挺老实巴交的四十岁左右的女人,你去买水果时,她一般只是笑笑,很少说话;西边的店主是个一脸精明的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你去买水果时他非常热情,问寒问暖的。我老婆经常去西边的水果店,因为那个店主服务热情,而东边的那个店主很少说话,让她觉得太“死沉”。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老婆渐渐就不去西边的那个水果店了,总是往东边的那家跑,弄得我有些不明白了,那天我问她怎么不到西边那家了?她说,西边的那家服务太热情了,你在挑水果时,他总是飞快地往你袋子里装水果,不停地装,大的也装,小的
23
2009
09

看看这些令人遗憾的企业文化

不是什么管理专家,自然也没什么资格谈多少先进管理理论,对如今铺天盖地的管理新名词更是一知半解,实在不敢置喙。但好歹打从娘胎中出来就在中国呆着,在企业呆的时间也不短了,因此对中国很多企业的文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于是决定扬长避短,在此只谈文化,不谈管理。看看这些很多企业存在的,令人遗憾的企业文化—— 因人而设的规章制度或岗位或部门。很多时候在企业里我们会发现,许多所谓的制度,或岗位,或部门,不是因为企业管理需要这些东东,而是因为有了某个人,或者要捧他或者要踩他,使得某个制度应运而生,某个部
22
2009
08

ERP实施中什么样的方案才算是好方案

有个朋友,在客户那边做ERP实施时以反应快而著称,无论客户提出什么棘手的问题,他都能在极快的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来,用他的话说,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也一直因此而自诩为超级脑子灵人。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他的绝大部分方案都没有真的得到客户的认同,或者是被客户毫不犹豫地否决了,或者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改了又改,变了又变,最后面目全非,回过头来再看,好像跟他以前的方案没有任何关系了。前些日子跟他聊天,发现他变了许多,再也不自夸他的反应速度了,他说他现在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拿出方案容易,拿出好方案就难了
04
2009
07

纺织企业信息的特点

近年来,纺织业的信息化工作真是热闹非凡,大部分通用软件都在这个行业铩羽而归。于是,有识之士众口一致地说要走行业化之路。但行业化之路怎么走呢?既然行业化,那就彻底点吧,细分呗,做了棉纺厂项目的,从此出台一个棉纺ERP系统,做了毛纺厂项目的,从此出台个毛纺ERP系统,做了染厂项目,从此出台个染整ERP系统,做了印花项目的,从此出台个印花ERP系统,等等,大大小小细分出几十种行业ERP软件。但物极必反,过于细分的结果是既增加了全行业的开发成本,又制约了管理经验的提炼。本文将从工艺物料、库存、生产加工、
14
2009
06

一段历史一句话

一个喜欢历史的朋友曾经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对中国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印象最深刻的分别是哪些话?我一时有些张口结舌,不知所对。后来有时间把中国历史简略回顾了一下,发现还真有那么几句话呢。其中或许来自历史,或许来自小说,或许来自文学作品,或许来自传说,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不过可能与有些朋友的口味相差甚远,就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也希望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来说上一句两句,就算抛砖引玉了。 春秋战国——“位尊而多金”出处:苏秦之嫂背景:苏秦贫困时饱受嫂嫂的清白眼,后做了六国之相,衣锦还乡,嫂嫂态度大变
17
2009
03

沟通技巧:我本来就不懂

同事A,谦恭好学,为人随和,在客户那儿实施时真是好评如潮。不过凭良心讲,我并不觉得他的水平比别人高到哪。今天有幸跟他一起吃晚饭,有幸向他讨教了一些诀窍。他一再强调,做ERP实施,沟通技巧比什么都重要,他举了一个例子,让我感触颇深,记录在此与各位高人分享。许多人做ERP实施时,总喜欢把自己装扮成天字一号专家,认为或是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比客户更懂客户的业务,说白了,就是喜欢到处充大头鬼。这样做的理由是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实施过程中更容易领导、推行项目。但遗憾的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冷猪肉不是那么
02
2009
03

离职的学问

朋友A君,大概是属跳蚤的,跳槽成性,我虽然也换过几次工作,但跟他比起来真是"良民大大的"。平时他跟我也不怎么联系,只是当他换了工作时会给我个短信,以致我几乎被他弄成了条件反射,每当收到他的短信时就会默念一句:这家伙又换地方混了。然而近一年来,除了节假日群发的那种诸如"三八妇女节快乐"、"清明节快乐"之类,就再也没收到他别的短信了。真奇怪这回他干了这么久,于是,受好奇心驱使,今天决定打个电话给他。嘿,原来这小子创业了。他干的行当我也不大懂
13
2009
02

ERP实施需要大局观

同事A初为项目经理,为了一个项目弄得焦头烂额,全公司人都为他着急,甚至总经理都决定亲自过问了。昨天,A为了一个问题与甲方的项目经理B争执了好久,对方说需要那样做,他说那样做不行需要这样做,邮件来邮件去的不下十多份,我作为他们邮件的抄送对象,有机会跟踪他们的处理该问题的全过程,最后一份是总经理发的,措辞比较激烈:"A,你难道真的不知道我们已经对第一分公司的方案做了修改?使用了新方案后,那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了,你跟B是怎么沟通的?"说到这份儿上了,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二十年前曾学
13
2009
02

五笔字型大概真的穷途末路了

十多年前,有一天突然对电脑感兴趣了,于是花了三百多块钱去上电脑初级班,结果好像除了五笔字型什么都没学到。想当初学五笔字型可真不容易啊,背字根,背口诀,背一级简码,折腾了几个月才勉勉强强熟练起来。从那以后,在键盘上用五笔字型敲进去的汉字不下百万了吧,一向自认打字速度还不错,可也一直有种痛苦,当遇到有些生僻字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字时,很容易卡壳,前面节省的时间都会被这个字消耗掉,最气恼的是,有时试了若干种可能后还是敲不出,只好切换到拼音输入法,打出来后再切换回去,要多麻烦有多麻烦。后来,出了一种叫万能五